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市数据局 新闻中心 政务要闻
使命担当看数据高效联通:让数据脉搏与城市心跳“同频共振”
时间:2025-10-16

“以前查公积金缴存信息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搞定,数据跑路真是比人跑路方便多了!”市民王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淮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带来的民生温度。作为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先行区,淮安以制度为基、以市场为桥、以场景为要,织就一张覆盖“云、网、数、用、安”的高效数据联通网络,让数据要素在城市肌理中自由流动,催生出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

1.jpg

制度先行,筑牢数据流通“四梁八柱”

走进淮安市数据局,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2.6万项公共数据目录的动态。“这些数据能安全高效地跑起来,靠的是一套严密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资源处负责人朱从文介绍。从《淮安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管理使用办法》到《淮安市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淮安已构建起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像给数据流通装上了“红绿灯”和“导航系统”。

全国首个公共数据异议处理领域标准的诞生,成为淮安制度创新的生动注脚。去年以来,用数部门可通过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时反馈存在错误、遗漏、不一致、逾期未更新等各类问题数据,建立数据异议的“提出—受理—核实—处理—告知—反馈—评价”全流程闭环处理机制,有效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整体质量,让数据纠错从“多头跑”变成“一网办”。市数据局工作人员展示着系统后台的处理流程,从申请受理到部门协同再到结果反馈,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痕迹可查。

在制度护航下,淮安“公共数据资源管理系统驱动数据资源‘一本账’建设”入选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为全国数据治理贡献了“淮安方案”。如今,全市74个市级部门、471个县区部门通过市县一体化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域联通,11.27亿条数据在此汇聚流转,为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市场破局,激活数据交易“一池春水”

“没想到我们蘑菇共享单车的骑行数据还能变成‘钱’!”淮安市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永青拿着刚刚签订的数据交易凭证难掩兴奋。该公司将脱敏聚合后的骑行热力图数据,通过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发为“蘑菇共享(电)单车查询”数据产品,不仅为城市规划和新车投放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持,更作为全国同行业首例成功挂牌省数交所,实现了企业数据的社会与商业双重价值变现,真正挖掘出了沉睡数据的“金矿”。

这背后,是淮安在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中的大胆探索。2025年3月,市数据集团通过公开遴选成为全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主体,短短4个月就建成运营平台并与省平台完成对接。在平台的安全域内,区块链和数据沙箱技术筑起“数据可用不可见”的防护墙,让自来水公司的用水数据、交管部门的车辆信息等敏感数据在加密状态下实现价值挖掘。

目前,我市建成淮数易贷、电子保源地图、个人大数据报告、全民体检服务、数字生活等5个应用场景,联合数商开发公积金缴存信息、车辆年审到期等15个公共数据产品,并有蘑菇共享(电)单车查询、淮安区停车位查询等100个企业数据产品已在省交易平台淮安区域专板上架,数据产品交易额超100万元。

场景赋能,释放数据价值“乘数效应”

在清江浦区武墩街道的红椒种植基地,种植户周先生只需轻点手机,打开“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小程序,便能精准调控辣椒苗的灌溉,一切尽在指尖掌控。柴米河博士农园内,工作人员正借助先进的数字农业技术,细致分析红椒种苗的水肥生长动态及各项环境参数……这一幕幕场景,正是清江浦区运用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驱动“淮安红椒”全产业链迈向智能化的鲜活例证。

在淮安,数据赋能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黄码港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里,物流、海关、港口的数据实时共享,让集装箱周转效率大幅提升;今世缘酒业通过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能耗不断降低;“城客e家”平台整合公交、共享单车数据,让市民出行时间有效缩短……从“低空+”到“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从“数据驱动的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数字化应用”到“数智赋能现代物流效能提升”,这些入选省里典型案例的场景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数据联通的红线串联成链,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

数据奔流处,发展正当时。随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深入推进、可信数据空间的加速建设,淮安正以数据为笔,在江淮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让数据的脉搏与城市的心跳同频共振。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