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月5日,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淮安召开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大会现场,邀请企业家代表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这是淮安市连续5年聚焦项目和营商环境主题,召开新春第一会。“营商环境是淮安发展的生命线,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中之重的行动不会变,以攻项目、优环境推进工业强市的决心不会变。”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表示,“迈上新征程,淮安必须以更大力度抓好营商环境建设,坚持把“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作为时刻看一看的尺子,以细心热心的态度、上心用心的服务,推动审批服务更高效一些、推动需求解决更精准一些、推动重商意识更强烈一些,始终让企业家在淮安发展中站C位,更好打造尊崇企业家的城市,在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赛道上,不断创造新业绩、交出新答卷。”
大会现场,既邀请企业家代表坐主席台,还现场表彰企业家代表、2024年度淮安市贡献前50名企业、2024年度全市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先进集体120个及先进个人200名。
礼遇既在大会上,更重在日常。让在淮投资企业家们感受最深的,还不是站C位,是淮安时刻把企业放心尖上。
近年来,淮安持之以恒下“细功夫”优化环境,从建立市级机关挂钩县区营商服务专员、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等制度,到以人大立法形式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从邀请优秀企业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到设立企业家日并发布礼遇措施,各个维度持续的升级,付出了诚意和担当,收获了企业家们的广泛认可。
“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一揽子优化审批制度改革举措纷纷落地,工作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全国推介。“项目刚开工,服务站就开到工地门口!”南高齿(淮安)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鹏勇说,这是淮安营商环境优越的最有力证明。
特变电工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被很多人津津乐道。该公司在淮安的项目,从土地挂牌到五证连发,仅用时35天。该公司驻江苏的负责人赵新建感叹:“35天是我们的极限,却不是淮安的极限。”2024年,该公司在淮安第三次追加投资。
据省工商联调查显示,96.83%的民营企业家认为,淮安营商环境得到改善,这一比例连续四年高速增长,“五大环境”评分全部进入全省前列。
但在淮安,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大会正式发布《淮安市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作为淮安5.0版营商环境集成改革的“施工图”,2025年若干措施持续巩固“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改革成效,进一步聚焦企业和企业家需求,实施30条优化举措,做实‘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努力让来淮投资企业家“在家的感觉”更好、淮安在外企业家“回家的愿望”更强。
延展“枢纽经济”服务功能、构建“地等项目”多元供地体系,优化开明开放、保障有力的投资环境;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深化证照“三联”改革,优化公平有序、配套完善的市场环境;细化落实礼遇企业家政策、完善“就在淮安”促进机制,优化普惠均等、高效直达的政策环境;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不动产登记“同市同标”服务效能,优化高效规范、智慧便捷的政务环境;深化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开展“法惠淮企”专项行动,优化稳定透明、公平可期的法治环境;落实“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深化“安企护淮”行动,优化亲商安商、客商至上的人文环境。
“一揽子创新改革,致力于便利化、简洁化、效率化目标,全面提升企业的获得感、企业家的认同感。”淮安市数据局副局长孙鹏说。
来源:交汇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