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企业登记“住所难”问题,金湖县探索建立住所预备案制度,对企业办公场所集中入驻的重点楼宇、园区、孵化器等经营机构,充分释放数据价值,通过数据赋能、信息互通,实现住所(经营场所)材料“一次备案、重复应用”,后续入驻企业N次“免提交”,最大程度实现企业开办便利化,为企业入驻落地“提档加速”。
“分区”加“分类”摸准痛点。主动靠前服务,从商务楼宇和产业集群入手,对历史原因,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产权涉及部门较多,导致产权归属复杂、住所登记繁琐等问题进行走访调研,发现此类住所证明材料极为繁杂。对此,县数据局分区域、分项目制定方案,深入摸排掌握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产权证明材料的实际情况以及与预备入驻的企业开办情况,明确改革需求和方向,并出台《关于推进全县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预备案制度的实施意见》。
“一纸”代“一摞”疏通堵点。从主城区和经开区分区开展,与家和国际、聚智产业园、苏宁等产权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协议中约定,后续入驻市场主体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市场主体登记业务时,采用“住所承诺书+入驻协议”模式,进一步规范住所登记材料提交标准,用“一纸协议”代替“一摞材料”,构建住所(经营场所)便利登记合作新形势,实现产权证明预备案1次,后续入驻企业开办免提交N次。精简住所证明材料90%,压缩企业办事时限50%以上,打造全县企业统一登记地址库,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住所登记条件。
“固定”化“流动”解决难点。为解决企业往返跑等问题,县数据局进一步走访调研商务楼宇、产业园区,主动对接“预备案”应用需求,拓展应用范围。并结合实际情况,在商户集中的“预备案”住所的办公区域设置政务服务驿站,为入驻的商户提供上门办、集中办、联合办等个性化政务服务。不断延伸的服务触角探索覆盖着企业、群众办事不便的“盲区”,将“固定窗口”化为“流动团队”,打造了“企业吹哨、网格代办、分级接单、入户办理”的基层政务服务新模式。
截至目前,金湖县已经成功预备案场所16处,改革成果惠及千余户市场主体。下一步,金湖县数据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推进市场主体住所预备案改革,不断降低市场准入的制度性成本,充分释放住所资源,提升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预备案”覆盖面,让更多的企业享受高效便捷的审批服务。
(金湖县数据局)